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行,2020年成为大多数企业最难的一年,**业、旅游业、进口业无一不遭到滑铁卢,当然,汽车行业也未能幸免。
进入到8月份,各家车企都陆续公布了自己的半年报,"跌"字基本成为内容的主角,但在逆势之中,也有一些企业表现出很强的韧性,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上汽集团
作为国内最能赚钱的集团之一,上汽集团在2019年实现净利润256亿,以超过第二名近2倍的成绩领跑所有车企。
而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一汽大众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呢?
根据上汽集团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上汽实现整车销售204.9万辆,实现营业总收入2837.40亿元,同比下降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94亿,同比下降39%。
而作为上汽集团最核心的上汽大众表现却并不如人意,在上半年中,上汽大众一共卖出了57万辆新车,同比下降了37.2%,超过行业整体的下滑幅度(16.9%)。
除了受到疫情影响外,无论是A级车市场朗逸连续多月被轩逸反超丢下销量王座,还是从去年年底就发酵的帕萨特事件导致上汽大众陷入信任危机,都是上汽大众上半年销量下滑幅度如此之大的原因。
整体看来,上汽集团虽然依旧处于行业龙头地位,但在接连不断的"失速"下,危机已经开始显现,后半年如何调整以及应对更加多变的市场,成为上汽大众首要面对的问题。
东风集团
如果要评选出一名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车企,我想一定是东风集团,除了总部位于武汉外,旗下多个生产基地也位于湖北,它面对的,是来自疫情最猛烈的冲击。
体现在财报上,根据东风集团股份发布的公告,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营收505.8亿元,同比增长4.4%;毛利为78.16亿元,同比增长0.28%;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64.5%。
其中乘用车领域,东风汽车累计销售新车128.51万辆,同比下降20%,依旧是跌幅大于大盘。
原因其实也很明显,除了疫情的影响外,还与旗下两大法系品牌萎靡不振、自主品牌始终不能独挡一面有关。
销量太过于依赖某些品牌(日产,本田)的后果,就是市场一旦出现较大的波动,整个集团的表现就会随之摇曳。
在7月17日的时候,东风下发布了旗下高端电动品牌岚图,这一动作可以看作是东风自主品牌的另类突围,既然普通燃油车无法做到有效突破,新能源汽车则被寄予走向高端化厚望。
但品牌高端化说着容易,做着难,参考北汽的ARCFOX品牌,做了四年还未磨成一剑,岚图需要面对的考验,只多不少。
吉利汽车
作为中国本土"一哥",吉利在大环境下行的影响下也绷不住了,根据吉利汽车发布的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收益为368.20亿元,同比下滑23%;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2.97亿元,同比下滑43%。
销量方面,吉利汽车上半年总销量为53.04万辆,同比下降19%,主要原因则是归结于2020年初中国大部分地区局部封城导致生产中断所致。
销量和利润双双下滑,吉利不得已二次下调全年销量目标,将141万辆的目标下调6%至132万辆。
董事长李书福也在财报中提到:"2020年成为本集团有史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自三月底疫情得到控制以来,吉利汽车的销量持续正增长,5月和6月,同比分别增长20%、21%,市占率也从年初的6.51%稳定上升至6.74%。
此外,在吉利下半年的规划中,会有多款重磅车型陆续上市,包括领克06、几何C、吉利Preface等,对于吉利下半年的销量会起到一个助推作用。
长城汽车
8月28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长城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59.29亿元,同比降幅为13.17%。其中,长城汽车上半年营业利润为11.43亿元,同比降幅为35.74%。
长城汽车表示两个原因共同作用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一个是受到疫情影响,整体的销量同比减少,第二个原因则是加大了研发投入,使得研发成本增加。
在7月末的时候,长城汽车一口气发布了"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宣布长城汽车正式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变,以技术带动增长,短期内可能成效不大,但长远来看,对于长城品牌的发展非常有利。
写在最后:
结合四大车企的半年报来看,跌字几乎贯穿了所有,部分原因归结于疫情影响是没问题,但对于那些跌幅高于整个大盘的车企来讲,如何调整战略布局,抢占新一轮的消费市场,才是当前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当前全球社会经济形势反常严峻,很多人认为是新冠肺炎,其实这不是根本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全球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经济变革——由智能化全自动制造革命,不但工业智动化制造成为正在来临的新时代的主要经济生存方式,同时,物联网化的智能网络交易模式,也将替代当前网络中间商模式(阿里、京东、拼多多等都是旧模式)。
以智动化制造革命与智网直互交易革命为根本的社会经济革命,合称智动化革命。智能化革命必然产生五个结果:一是实体产业无人化,即制造企业无人化(如工厂无人化),商贸业无人化,服务(包括公务系统)无人化。二是生存静态化,必然导致消耗降低与肥胖增加、体质退化;第三是生存轻松休闲化,大众从体力、操作、服务的耗时耗力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具有更多的休闲。第四是最关键的——产业与就业大洗牌,未来经济产业是科技研发、智能软件设计、产品设计(功能与艺术兼顾的高级设计)、智网直互交易服务(网络定制推销、网单处理、快运等),这是传统产业升级洗牌而成,由此产生新兴产业即运动保健服务、资心怡悦艺术服务(包括新型旅游业),新式生活服务(包括移动居住方式服务与特殊群体生活服务),合称新经济七大产业。第五是最严重的问题——超低就业化与全民失业化,因为第四项的六大产业中,前四大产业只能解决大约4%的就业人员,后三大产业会聚集20%的就业人口,总就业率大约在24%左右(甚至可能更低),绝大部分人员处于失业状态。
一方面,智动化革命不但决定未来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与国家竞争力,同时智动化革命又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传统产业与传统商业受到新兴产业的广泛冲击,从而造成金融市场的大动荡,以及物价体系的通胀变化,从而造成全球经济的大动荡。新冠病毒的出现,加重了世界经济的严峻性。我们的祖国,由于权力交易机制吞噬了市场经济机制的全民竞争创新机制与全面发展机制,导致我们的智动化革命中没有关键的智能化技术体系,智动化革命严重依赖德、美、日、法、英等发达国家的技术体系,产业升级非常艰难(利用国际机制取得一定成就的华为等就是因此受到美国打压的,美国阴谋利用这次智动化革命摧毁中华)。同时,我们的网络交易率先兴起,已经严重冲击了人员商贸与店铺商贸,造成传统商业迅速坍塌。因此,我们的社会经济处于两难的境地,压力比发达国家更加严峻(发达国家普遍实现了国民平等的基本生存福利制度而没有太大的冲击)。但是我们有一个西方没有的优势:国家发展层面迅速决策的机制与集中全国力量集中攻克关键领域技术。比如新冠肺炎防治,我们就显示出西方国家不具有的优势。但是,社会经济是一个系统,不能集中在有限几个领域,而是需要全面创新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从三个方面应对世界经济巨变形式:第一是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解决关键领域,在关键领域实现领先世界;第二,我们必须进行治世机制改革调整,建立全民竞争创新机制与全面发展机制力。这个改革的关键就是废除公务系统终身制度与超高退休金制度,同时废除不平等的医保、养老保险、就业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实行公务系统期限性聘任制度与国民平等的基本生存社保制度。这项改革是个关键措施,不但解放与激发了全民创新力,而且可以废除小农经济模式基础的农业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彻底解放了农业经济活力,可以实行国有农业企业为主,民营农业企业为补充的新型农业,也就可以彻底解决催长农业问题。第三,我们利用我们的优势,率先构建新型的产业体系(以上述七大产业为主构架),率先成为新经济产业的发端中心。这是构建未来经济体系的基础措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