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简介

台北故宫简介

qlxsjsz 2025-04-02 旅游资讯 94 次浏览 0个评论

台北故宫全称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又称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

台北故宫简介

台北故宫博物院座落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

台北故宫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文物。

博馆扩建

196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开始兴建。

1966年,第一期新馆左右两翼扩建工程完竣。

1971年,第二期扩建工程从新馆两翼向前扩建完竣,陈列室面积达到8,777.41平方米。

1983年10月,成立“张大千先生纪念馆”。

1984年,第三期扩建工程故宫新建行政大楼启用。库房和展场建立恒温恒湿、防火防潮、防震防盗等措施保护,又仿乾隆养心殿西室书斋于正馆设“三希堂”。隔年,仿宋明庭园设“至善园”。

199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提出改建构想。隔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图书文献大楼竣工使用,同年又增设“至德园”。

2000年,杜正胜接任院长,计划进行第五期正馆扩充整建,并推动故宫南部院区之规划设立。

2007年2月,正馆扩充整建工程完工,展览空间达到9,613.91平方米、非专业展览用之公共空间则增加至10,656.98平方米、行政空间增至8,852.69平方米。

台北故宫是当年国民党在大陆惨遭失败时,将北京故宫当中比较精华的大批国宝抢运搬到了台北而建立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郊外双溪,占地1200亩,1962年动工兴建,1965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那天落成,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山博物院”。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的形式,采取中国宫廷式的设计风格,碧瓦黄墙,雕栏玉砌,在青山掩映之下,显得格外典雅壮丽。

台北故宫的文物源于当年北京故宫和当年南京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还有一些接收、捐赠和收购等,主要收藏着宋、元、明、清等历代宫廷的瑰宝,现有器物近7万件,包括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器、文玩等;书画近1万件,包括书法、绘画、织绣等,图书文献最多,近57万件,包括四库全书和善本图书等等。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而又以翠玉白菜、肉形石最受游客瞩目,成为台北故宫的招牌。台北故宫这么多的文物,如果3个月换一次展品且不重样,大约可供展100年。

限于展出场地,台北故宫每次仅能展出各类文物1700余件,定期或不定期更换。长期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汉至五代陶器、宋元明清瓷器、中国历代玉器等。所以,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出内容,选定一个主题慢慢玩味远比走马观花收获更丰,若想要仔细欣赏每一个展览室,最好是分天分室,逐一参观。比如宋代的书画,可以亲眼一见“苏、黄、米、蔡”及宋徽宗的墨宝,足以让人流连忘返。看完全部真迹后,你还可以静下心来,坐在小小的影院里,仔细欣赏经过翻拍放大处理后的书画的局部轮廓,加上古雅的乐曲和通俗的解说,宋代书画之美早已了然于胸。

当然,台北故宫不定期推出的主题展览更是脍炙人口。比如“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特展”,共展出唐、宋、明、清各个朝代的茶器、茶书等共197组件,让人系统地领略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论茶典籍、品茶情境和饮茶器皿。为了让展览更具完整性,台北故宫特意从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借来了唐代和宋代的茶器。整个展览的布置也是独具匠心,就像江南的一个茶馆,粉墙黛瓦,漏窗、修竹,清泉汩汩而出。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了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精粹,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光辉。

转载请注明来自青龙峡旅游信息网,本文标题:《台北故宫简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