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曲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法国大革命时期,在远离斯特拉斯堡的法国最南端城市马赛,迅速组织起一支500人的结盟军向巴黎进发.一个叫米勒的医科大学生把他得到的《莱茵军战歌》推荐给马赛军.歌曲的激昂气势振奋了人们,马赛结盟军一路上高唱这首革命歌曲开往巴黎,沿途还散发印刷的歌片.当他们到达巴黎时,以军旗和这首歌为前导,成千上万的人在街头迎接这支部队.他们听到马赛人一遍又一遍地唱着一支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歌,这是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的,那歌词唱出了此刻他们要喊出的战斗口号.这首歌,很快就不胫而走,传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由于是马赛人带来了这首歌人们把它叫做《马赛曲》.
这首新歌,原名为《莱茵军进行曲》,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由德·利尔在斯特拉斯堡首次演奏,不久就传遍了全国.三个月以后,法国第二大城马赛的工人革命队伍高唱这首歌曲,浩浩荡荡地开进巴黎;马赛的俱乐部每次召开会议,开始和结束时都必定演奏这支歌曲;马赛人在行军路上也高唱这支歌.《马赛曲》因此得名.
马赛曲国歌之名的确立
《马赛曲》迅速地传播,在集会上、剧院里、宴会上都要集体合唱;后来,甚至在教堂里唱完赞美诗后,也唱这首歌;再后来竟由它取代了赞美诗.《马赛曲》成了全民之歌、共和之歌.法兰西共和国的军事部长看到它具有振奋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下令印刷10万份,分发到军中所有的连队.在前线,士兵们在向敌人发起冲锋时必是齐声高唱《马赛曲》,在这首军歌的作用下,队伍像咆哮的海浪扑向敌阵,势不可挡,敌方的将领发现这首歌带有一种可怕的力量.
后来,路易十六人头落地,激怒了全欧洲的王室成员,普、奥、俄、英、西等国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国民公会宣布了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大量法国青年正是在马赛曲的雄壮歌声中开赴前线.不到一年的时间,战场已经转移到国境之外,1795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正式确立马赛曲国歌的崇高地位.
马赛曲与凯旋门的雕像
通过“雾月政变”而执掌政权的拿破仑,没有停止征讨的号角.在1804年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后,拿破仑不仅率领法国军队成功粉碎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法同盟,而且征服了欧洲大部分领土.从比利牛斯山延伸到涅曼河,从北海延伸到亚得里亚海,马赛曲的强悍音符响彻寰宇,震撼人心.
为了迎接拿破仑胜利归来的军队,1806年,伟大的凯旋门破土动工.但随着欧陆战场形势的急转直下,凯旋门建设一度停滞不前,直至1836才竣工.1840年,拿破仑的遗体被从圣赫勒拿岛运回巴黎,悲壮地从凯旋门下通过.
凯旋门右侧门柱的浮雕也被命名为马赛曲.其中象征自由、正义、胜利的自由女神右手持剑,左手高举,号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前进.在她神圣宽广的羽翼下,一群志愿军战士,或高歌猛进,或负重前行,马赛曲的雄壮号角再次响起,映衬着香榭丽舍大道每一天的朝阳万丈和落日余辉.
弗朗索瓦·吕德完成凯旋门的雕塑任务时,已经52岁了.这位与德拉克洛瓦齐名的雕塑大师,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又有浪漫主义的激情,为那段辉煌而悲壮的历史刻下了与音乐同名的经典.
在阅读政治学的经典著作时,我曾一度对法国那段风起云涌的大革命历史心存疑虑.那些推翻王政的人民民主代表们,却用最不民主的方式施行起恐怖统治,以致塞纳河血流成河,代表左派的埃贝尔、代表右派的丹东、以及最铁腕的罗伯斯庇尔先后被送上断头台.在沸腾的革命热血中,究竟有多少是真诚的抛洒,又有多少是残忍的冲动和卑微的利用?
但我还是喜欢听马赛曲,去遥想那个闪烁着人道主义光辉的动荡岁月.因为仅对个人来讲,在一切都软绵绵的时代里,这是最好的鼓舞.
拿破仑在1804年称帝之前曾下令禁止唱《马赛曲》;1815年路易十八复辟,再次禁唱;1830年爆发七月革命.在巴黎战斗的街垒上《马赛曲》重新响起;1879年,法国政府重新批准唱《马赛曲》.
欧洲哪些国家最适合旅游?
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事件
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本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事件。1830年7月26日,国王查理十世取消议会,巴黎市民纷纷起义。27至29日为推翻波旁王朝,与保皇党展开了战斗,并占领了王宫,在历史上称为"光荣的三天"。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画家德拉克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的景象,又义愤填膺,决心为之画一幅画作为永久的纪念。
画上展示的巷战场面,是画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画面。最引人注意的一位象征自由的女神,她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吉里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举着迎风飘扬的三色旗。她是全画的中心,观众注目的焦点。女神的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他象征着少年英雄阿莱尔;右侧那个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大学生,就是画家本人,他紧握步枪,眼中闪烁着自由的渴望。
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热,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1831年5月1日,在巴黎展出时,引起轰动。德国诗人海涅为此画写了赞美诗。在这以后,这幅画还有一些有趣的经历。1831年,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后因时局变化,还给了画家本人。17年后,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入卢浮宫。
之前跟着维京游轮第一次去了欧洲,坐了11日莱茵河航线,沿着莱茵河去了法国、德国、瑞士、荷兰,才发现原来欧洲不仅仅名城多,美丽的小镇也是很多呢!尤其是欧洲内河:莱茵河&多瑙河,沿岸藏着很多
“宝藏”小镇!
把我种草的一些小镇分享给题主,如果题主想体验看看不一样的欧陆风情,这些小镇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奥地利施皮茨小镇葡萄庄园品酒
被种草原因:小红书上太多人形容它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多瑙河沿岸的这座小镇不仅仅有美景,更有美酒浸润。这里盛产优质葡萄,维京游轮多瑙河航线上可以在酒庄品尝到当地美味的葡萄酒,还能看到各种杏产品,如杏果酱,杏巧克力和杏酒等的制作过程。
在捷克“最美小镇”克鲁姆洛夫体会中世纪风情
被种草原因就五个字:世界最美小镇。
能够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这座小镇,绝对不是长得好看那么简单,无论是建筑风格、悠久历史,都值得去一探究竟!而且也藏在欧洲多瑙河沿岸,所以可以和施皮茨小镇一起打卡~
接下来的3个小镇,是我已经跟着维京游轮莱茵河航线打卡了的,推荐!
在德国吕德斯海姆饮一杯酒精咖啡,和小火车合个影
我们游轮就停在莱茵河边,下来便是吕德斯海姆,非常宁静安详的小镇,几乎看不到游客,当地人都聚集在小餐馆里,就好像是踏入了一座童话世界一样。小镇真的很小,我们坐着小火车,就把这座小镇绕了一圈,很美~
在荷兰小孩堤防风车群中骑车穿梭
小时候在纸上画过不少风车,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正宗的大风车,没想到近看会如此庞大!是那种再近点会感觉害怕的庞大!在小孩堤防可以骑着自行车从这些风车群里惬意地穿梭,是我小时候的憧憬,这次终于实现啦哈哈哈
在德国巴登巴登来场温泉浴,再在休闲宫尽情放松
如果题主想度一场欧洲风味的假期,那欧洲人最爱的度假胜地巴登巴登一定能满足你的需求。
巴登在德语里是沐浴或游泳的意思,所以这里温泉很有名,感觉在小镇上走几步就可以看到一家温泉~另外,和温泉同样有名的是它的赌场,德国最大最古老的赌场,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赌场之一,值得一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