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膏
主要材料是米浆,米浆中加入石灰水和绷砂作配料(少量,太多会中毒,具体分量不详),蒸熟成膏状,加以花生油,酱油,即可食用。冬天可以炒热,加葱等材料更美味,图中为炒过的白膏。
觅食地点:太平大桥东侧榕树头
虾堆
主要材料都系米浆,糊状的米浆加葱花搅拌,然后放到虾堆勺中定型,滚油中炸熟。新鲜出炉最好味,可以用生菜包住,连菜一起食,别有一番风味。
觅食地点:太平街道随处可见,那香味街头香到街尾,不过冬天才有。
油包
主要材料:面粉、糖。面粉搓成扁团状,里面放有黄糖。估计系油炸而成。
觅食地点:太平南北路口、丽塘路口、肉菜市场口、太平大桥东侧
主要材料系面粉,搓成圆团状油炸而成。
觅食地点:太平南北路口、太平大桥东侧
油炸粽
主要材料系面粉同米饭,面粉包住米饭,油炸而成,皮脆里面较淡。
觅食地点:太平南北路口
松糕
主要材料系米浆和糖,米浆加糖搅均加少许发酵粉,发酵过后蒸熟而成
觅食地点:太平南北路口至太平大桥随处可见
主要材料:面粉,糖。面粉搓过,中间加白糖或黄糖或猪肉或其他东西为陷,发酵后蒸熟而成。
觅食地点:太平街随处可见
油糍
木薯粉加水搓成薄片状,油炸而成
觅食地点:太平肉食市场前
右扭
面粉搓过扭成图中形状油炸而成
觅食地点:太平各大商店
糖瓜
主要材料应该系糖吧,具体点整不详。
觅食地点:街道流动小贩。睇运气吧,我都系偶然在街上撞见的,我以为己经绝迹了。很细个时小贩过村卖,记得当时一个牙膏壳可以换一块
花生糖
主要材料花生和糖,制作不详。
通常都系同糖瓜一齐卖的。淮山米饼
主要材料为米粉,用特定的模定型后烘熟而成
觅食地点:太平各大商店
粽
以前端五节才有得食的传统而家随时都有得食了。
主要材料糯米,绿豆或红豆,猪肉或排骨等。糯米与豆浸完后炒过调均用粽叶包成四角或长条型,中间放猪肉或排骨、咸蛋等为馅。煲熟而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