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青岛之行的开端和以往的旅行不太一样:我们是三家人一起出行,孩子都是格格小学六年的同学,家长关系还算不错。可是最后的结局和以前却一样:还是我们一家人完成了整个旅程。
在出发前的两三天,国内南京和张家界出现新冠本土病例,新闻报道不断在寻找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在这样的强大舆论攻势下,其他两家人纷纷选择放弃行程。放弃出行,本来无可厚非,都是自愿选择的结果。可是,这期间的过程和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引发了我的思考。
首先,我意识到“旅行这件事必须人人参与”。许多的结伴而行中的“伴儿”,参与度太低导致出行的失败。
旅行中的自由行和报旅行团出游截然不同,想必大家都有跟团游的经历,我最初的旅行之路就是这样开始的。那个时候由于网络咨询的不发达,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游玩大都采取这种方式,跟团游最大的好处是“省心”。我们不用操心旅行中的交通方式、在哪里吃饭、在哪里住宿,甚至包括去哪个景区。可是有过跟旅行团游玩经历的人都会发现:我们花了不少钱,并没有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也没有吃到当地有特色的饭菜、住的地方也很偏远甚至条件较差,游玩的地方总是游人最多、时间仓促。后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选择自主出行,去哪里、住哪里、吃什么、怎么玩都由自己做主。也就是把自己旅行的钱花到自己想花的地方,从而获得满意的旅行体验。
可是,在结伴旅行的路上,总有这样的人,他们愿意跟着一个有旅行经验的人出门旅行,这看似没有什么,实际上在出发前就埋下了隐患。因为,没有人能生来就具备“旅行经验”。所谓的经验,也是在一次次旅行中、一次次碰壁中、一次次吃亏上当中积累起来的。如果想少碰壁、不上当,就要在出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说“旅行必须人人参与”?因为没有参与的人不会想到:为了旅行顺利,有人给去过目的地的人打过多少电话、发过多少微信询问当地的情况;为了节约开支,又有良好的旅行体验,有人提前一个月查阅机票和酒店价位;为了在目的地少走弯路。有人整天泡在网上,查阅相关游记和攻略,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安排适合的路线;为了吃到当地特色的饭菜,有人结合安排好的路线,查阅相关美食攻略,并不断调整安排路线。等等这些,都是不参与旅行前期安排的“伴儿”所想不到的。没有付出就体会不到中间的辛苦,当看到别人晒到圈里美好的旅行体验时,殊不知每走一步都是精心安排的结果。也正是没有前期付出,当出现一些变故或问题的时候,“伴儿”是想都不用想的“退出”,从没有想过活动设计者的心理状态。就像现在我们提倡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和家务劳动,这不光是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觉得更关键的是:让孩子在心理上把自己当作是这个家庭的主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热爱自己生活的这个家。孩子在这个家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与爱,更主要是责任和担当!
或许,有人会说,“多地疫情散发”是不可控的因素,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大家不就开开心心地一起去了吗?但是我想说,“患难见真情”,这正是我想说到的关于旅行的第二点思考。
这次组团旅行的失败,让我重新思考:我们想让孩子在旅行中获得什么?只是获得旅行的开心和快乐吗?不!绝不仅仅是!
我们在旅行中不仅仅是开心和快乐,还有共担风险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这次旅行,当同去的两家人退出后,我们一家人也犹豫徘徊过。特别是,铺天盖地的有关疫情新进展的新闻报道让我们越看越害怕。但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开会,大家觉得应该理智冷静地看待疫情的蔓延。最初国内的疫情是南京禄口机场国内国际清洁工作人员分工不清导致的,我们分析,现在各大机场肯定全面消杀,防疫工作成为头等大事,反而机场成为相对安全的场合;国家大力宣传,主要是正值暑期,父母都会带着孩子出门旅行,这是个高峰时段。而疫情散发、大力宣传会减少客流量,这个时候出行的人会减少,景区的客流量也会大幅减少。果然,我们无论是乘坐动车还是飞机,还有在景区游玩,游客都少了许多,反而降低了感染的风险。还有张家界的疫情是因为在密闭场所不佩戴口罩上千人观看《魅力湘西》而染病,这提醒我们在旅途中不安排密闭场所的大型演出,在密闭场所必须按要求佩戴口罩。其实这样冷静客观的分析反而让我们在疫情期间更加科学健康的安排好自己的行程。于是,我们一家人决定:只要目的地和出发地不出现本土病例,就坚持自己的行程。
还有,正是因为出发前出现“疫情散发”这个突发情况,我们一家人在路上格外注意自身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与陌生人保持一米距离、手在公共场所不摸口鼻眼、吃饭前用酒精湿巾给手部消毒、便后勤洗手、回到酒店第一个任务就是用肥皂洗两遍手等等,并且我们互相监督提醒,共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想表达的是,疫情确实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动摇。我们就把防控疫情当作我们旅行中遇到的困难,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可是每个成年人都清楚:生活的道路崎岖而坎坷。当困难来临时,我们绝不是回避,而是勇敢地面对。或许当疫情散发时,你选择最稳妥的在家呆着来规避风险;但人生的旅途中遇到的坎儿,只能选择迈过去时,我愿意教会孩子面对、接受、努力、争取,而不是逃避、恐慌、失望、无奈。
啰哩啰嗦说了这么多,不想批评任何人,也不想为自己的行程唱赞歌,只是经历了这一场反过头来的一点反思。以前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结婚之前,一定要和即将生活在一起的他(她)进行一场旅行,旅行会让你看清你们是否真的合适。现在想想这句话,何止是夫妻,朋友不也是这样吗?
我珍视我的每一次旅程,每一次都把自己看得更清楚!感谢这次青岛之行,感谢我们的坚持!
以上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多多包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