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攻略之看不完的美景及尝不尽的美食

日内瓦攻略之看不完的美景及尝不尽的美食

qlxsjsz 2025-04-18 旅游动态 27 次浏览 0个评论

01

日内瓦攻略之看不完的美景及尝不尽的美食

2015年下半年,趁着留学巴黎的机会,去了欧洲好些地方。内心深处最喜爱的,

是瑞士。

每个人都有TA独特的气质和性格,每个城市也是。

巴黎最广为人知的是其优雅浪漫和艺术气息,巴塞罗那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和生命张力,罗马与佛罗伦萨让人迷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慕尼黑不仅有美食美景还颇接地气,布鲁塞尔最吸引我的还是童话、啤酒和巧克力,布拉格每走一步都能让你想到“文艺”,伦敦除了盛产绅士还有不可抵挡的文化魅力......

当然,每一个城市,在不同的人眼里,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读,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汉姆雷特”。

真正意识到这一点,还是在六七年前与闺蜜的大理之行。在彩云之南,我俩走过昆明、香格里拉和丽江,最后一站决定去看看传说中的风花雪月(“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

那时候**《心花怒放》还没有上映,但大理的“治愈”功能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天后王菲对大理,一直是毫不掩饰的深爱。

许巍的《温暖》也是如此美好:“我坐在我的房间,翻看着你的相片,又让我想到了大理;阳光总那么灿烂,天空是如此湛蓝,永远翠绿的苍山,我爱蓝色的洱海,散落着点点白帆...”

然而,尽管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但大理的美,却并没有走进我们的心里。或许是因为期望太高,或许因为大理是旅途最后一站、我们都有点累了,又或许是我们都已先入为主的深深喜欢上香格里拉......

总而言之,大理不仅没有打动我们,反而让我们颇有几分失望。

后来,又听很多人跟我说起过大理,说起洱海时,眼睛里是不一样的神采。有那么一刹那的迷惑和恍惚,甚至在心里问自己:我们所看到的洱海,真的是同一片洱海吗?

再后来,终于释然。所有的景,即使它就在那里,岿然不动,而走过的人,对它的诠释却有千万种。

02

每个人眼里的瑞士,大抵也是不尽相同、甚至截然不同的吧。

说起瑞士,最先跑到我们脑海里来的,会是什么呢?手表,巧克力还是雪山?最先印入我们眼帘的,是湖。

当飞机从巴黎的戴高乐机场飞往日内瓦时,从空中就能看到云层下湛蓝湛蓝的一大片湖水——日内瓦湖。

真正走在日内瓦湖畔,已是黄昏。虽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喷泉,但初冬的湖畔,还是让人流连忘返。

蓝天下,远处的阿尔卑斯山索隐若现。湖边银杏叶儿金黄,夕阳在碧波微漾的湖面上散发着金光,大片大片的帆船在港湾里休憩。放眼望去,眼前的一切如同一张美丽而又巨大的风景明信片,我们宛若行走在画中。

途遇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悠然自得的坐在湖边的台阶上,聊着天,成群结队的天鹅、海鸥、水鸭,或在湖水里嬉戏,或在空中飞翔,或在她们的脚边踱步。

又走了一阵,碰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看起来才两三岁的幼童,蹲在湖边喂天鹅,为了抢食,原本平静的湖面突然热闹了起来,许多天鹅、海鸥和水鸭都呼啦一下赶了过来,孩子的爸爸则蹲在不远处给他们母子拍照,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湖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沙滩公园,里面有好几个孩子在玩耍,其中一个小男孩正非常热心地推着秋千上的妹妹,俩人恣意地笑在一起,画面温馨而又幸福满满。

以前看散文诗,最喜欢其中的一篇《一面湖水》,一直以为美丽的湖水就该如此静谧、超然而又空旷。

此时此刻,才发现湖水也可以很灵动,还可以充满人间百味、充满友情、亲情、爱情之美。

03

瑞士的湖光山色的确醉人,我们特意安排了一整天时间游湖逛小镇。据说瑞士大大小小的湖泊有1500多个,其中,图恩湖与布里恩茨湖被誉为“上帝的左眼和右眼”。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原本还在为究竟是去“左眼”还是“右眼”纠结万分,结果打听下来,布里恩茨湖当时刚好不开放。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去了图恩湖。有必要提一下的是,瑞士通票也可以用于乘船。

一路上,风景优美,我们仨忙着拍风景,也忙着自拍,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随着游船来到了小镇Speiz。就是这个完全不在“日程”里的小镇,给了我们一个超赞的惊喜。

小镇名副其实的小,却非常有情调,处处有小惊喜。Spiez小镇就围绕在一个小湖旁边,这个小湖简直美到让我无法呼吸,或许是因为这里的湖水,恰好是我最最喜欢的那种蓝。

临湖有座童话般的小楼,每个窗台上都有一盆开得正好的鲜花,一楼是咖啡吧,我们仨选了一张靠近湖边的桌子,此处真是与三两好友相聚、喝咖啡、赏景的绝佳之地。

时光仿佛停滞了,阳光太好,眼前的风景太美。

因为舍不得离开,我们慢悠悠地喝着咖啡(其中某菇凉喝的是气泡酒),并没有太多言语。顾城的《门前》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04

后来,因为要去铁力士山,我们来到了最瑞士的小镇“卢塞恩”,见到了卢塞恩湖(琉森湖)上著名的卡佩尔廊桥。

次日清晨,我们赶往码头等船前往铁力士山。此时的卢塞恩湖睡眼惺忪,烟雾缭绕,一只水鸟停靠在湖边的一根水泥桩子上,就那么静静地停留在那,一动也不动,如同雕刻在了水泥桩子的顶端一般,与之浑然一体。

由于此次乘船主要目的地是铁力士山,并非游湖,因而船速要快了许多。但卢塞恩湖不愧是“完全位于瑞士境内的第一大湖”,不记得船到底走了多久,只记得我们围着船舱到处转悠、拍照,最后还空出大段时间来喝了杯咖啡。

然而,个人并不觉得卢塞恩是瑞士最浪漫的小镇,反倒是从因特拉肯到卢塞恩之间的湖景犹如仙境——湖面上升腾出一层雾霭来,将依山傍水的小镇彻底地笼罩了起来。

我们乘坐在蜗牛一样慢速的火车上,被窗外的美景震撼到了。一路惊叹,一路欢呼(在心里),真希望火车就这样一直开下去,也是生平第一次,希望火车开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原来,除了在湖边行走、游船之外,欣赏湖景还有一种打开方式——那便是乘火车。

这便是瑞士美丽的湖光山色之“湖”——既静谧又灵动,如童话似仙境。

瑞士著名风景区万国宫: 万国宫过去是国际联盟的所在地,而今是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的总部。它是日内瓦作为一个国际城市的象征,也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奥林匹克博物馆: 奥林匹克博物馆位于洛桑莱蒙湖畔,1993年建成。博物馆门口排放着希腊艺术立柱,燃烧着奥运之火。展厅约3400平方米,藏有与奥运会有关的各类艺术品、纪念品,其中包括邮票、火炬、奥运会张贴画、纪念币、奖章和绘画等。馆内**厅放映介绍奥林匹克百年发展史、历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盛况的**片,深受旅游者欢迎。该馆还有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设有图书馆、录像部、室和资料中心,拥有最先进的声、光、电和多媒体视听设备,经常举办各种展览、报告会、讨论会。 据统计,参观者60%以上来自国外。该馆每年财政预算1000万瑞郎。1995年,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亿瑞郎。 西庸古堡: 西庸古堡是瑞士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位于日内瓦湖的东端,突出于日内瓦湖上的由巨石组成的小半岛上。在青铜器时代就有人居往,后来罗马人在此安营扎寨,修筑防御工事。西庸半岛在几易主人之后,于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在 SAVOYEN家族手里经过大规模扩建,基本形成现在人们看到的集军事防御、仓储、牢狱、教堂和贵族宫廷等功能于一体的封闭式的封建古堡。自1536年起,古堡被伯尔尼人所占有,1798年沃州起义后,古堡转入沃州政府名下。古堡所处位置正好一边依山,一边临水,是历史上瑞士各地通往意大利的一条走廊,历代统治者便在此分兵把守,如同扼住咽喉,以控制南来北往,征收捐税。借助于保存完好的十二世纪的建筑图纸,十九世纪末进行的最后一次修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 在日内瓦大学的后边,沿古城墙的遗址有一堵巨大的墙,名曰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宗教改革者墙。 该纪念碑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运动的先躯人物加尔文诞辰四百周年而修建的。为了建造纪念碑,当时曾专门成立了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委员会,并在全世界范国内举办设计竞赛。 委员会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了瑞士洛桑市四名建筑师的联合设计方案,历时八年,于1917年始告建成。 莱蒙湖: 在瑞士1498个湖泊中,莱蒙湖是最大的一个。它也是西欧最大的湖泊,面积582平方公里,蓄水量达890亿立方米,其中心线的长度为72.3公里,周长167公里;在瑞士一侧的北岸(俗称右岸)长95公里,在法国一侧的南岸 (俗称左岸)长72公里。湖的最宽处为14,000米,最深处为310米。 莱蒙湖是一个冰碛湖。据说在第四纪冰期,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罗纳河在埃克吕泽地区被冰碛物质所阻断,因此汇水成湖。当时,湖面一直上升到海拔425米。后来,罗纳河得到了新的出口,湖水才逐渐下降。目前,莱蒙湖的海拔为372米。 现在,共有41条河、299个冰川的融水注入莱蒙湖,其中最大的河是罗纳河,它以每秒180立方米的流量从湖的最东部流入,又在日内瓦从湖中流出。由于罗纳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水从山中流出,流势湍急,夹带有不少泥沙,据估计,它每年带入莱蒙湖的泥沙约有400万吨。因此有人说,罗纳河促成了莱蒙湖,但却又在不断地填塞它。 莱蒙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喷泉。那冲天而起的高大水柱,从湖面直射天际,蔚为壮观。这个人工喷泉最初是1891年建成,当时所喷射的高度只有90米。1958年改建后至今。它的动力是两组安装在水下的水泵,总重为16吨,由每分钟达1,500转的500千瓦2,400伏的发动机带动。每个水泵的功率为1,360匹马力,喷泉的流量为每秒500公升,喷口处的水速达每小时200公里,进入喷水管中的水的压力为16个大气压,水柱的高度在无风时可达140米,停留在空中的水量达7吨之多。水从喷嘴喷出达到顶峰再回到水面,每个回合为16秒。 莱蒙湖是美丽的。自古以来,许多名作家、大诗人都赞美、讴歌过它。亨利詹姆斯称它是“出奇的蓝色的湖”;拜伦则把它比喻成一面晶莹的镜子,“有着沉思所需要的养料和空气”;巴尔扎克则把它说成是“爱情的同义词”。今日,在港湾两边绿树掩映之间建起的一栋栋漂亮的别墅和豪宅,又给莱蒙湖增添了几分秀色。 莱茵瀑布: 莱茵瀑布(Lheinfall)位于瑞士沙夫豪森州和苏黎世州交界处的莱茵河上。瀑布最宽处150米,最大落差21米,水深13米。夏季平均流量每秒700立方米。莱茵瀑布是欧洲最大的瀑布。 莱茵瀑布已有 l万多年历史。2万年前尚无瀑布,后因冰川活动和莱茵河改道,形成了现在的景象。 小城英特拉根: 英特拉根(INTEL‘LAKEN,即“湖间”之意)属伯尔尼州,距离伯尔尼市约50公里,地处图恩湖和布里茵茨湖之间,海拔只有5.6470米,是瑞士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这里群山环抱,绿色草场广阔开敞,瑞士著名的少女峰终年白雪冠顶,倒映绿色湖中,远山近水,湖光潋滟,置身此地,如在画中。 英特拉根只有固定居民13,000人,但每到夏季,便游客云集,餐厅满座,停车场也都十分紧张,必须捷足先步,才能避免向隅。城内最繁华的大街名叫霍赫街,维多利亚风格的饭店、餐馆、商店等都云集这里。霍赫街绿荫夹道,走向笔直,长1公里半,也是一个散步的理想场所。街上还有马拉车辆可供游人兜风,坐在车里遥望少女峰的容姿,真令人流连忘返 。 图恩湖: 英特拉根市西面是图恩湖,东面是布里恩茨湖。两湖都为狭长形,略向北翘,加在一起像一弯中间断开的新月。其中图恩湖面积较大,但湖水不深,游人可乘船畅游,也可驱车或搭火车沿湖观光。玲珑的村庄或高栖坡岗,或依立水边,装点着大自然的妖媚。 湖的北岸有一条公路逶迤向前,有时经过山脚,有时又延伸在湖边。两侧是如画的村庄、宁静的树林。奥伯雷芬村中有一所中世纪的城堡矗立湖畔,已按当年风格重加修葺。从北岸还可隔着粼粼湖波南望阿尔卑斯山,别有一番情趣。 与湖同名的图恩市是一个景物宜人的古城,在图恩湖的西北端。市内有个12世纪末的古堡,那是扎灵根家族一个公爵打败图思当地贵族后建造的。图恩城在阿尔河流出图恩湖不远处,河再下游三四十公里便是瑞士首都伯尔尼。城的总体设计十分别致。老城中心是河中一个狭长的岛屿,是个优美的散步场所。河北岸是城市的主体,最繁华、也最有趣的街道叫郝特伽塞(意为“大马路”)。街分上下两层,旁边都有商店;人在摆着鲜花的上层行走,脚踩的实际是下层商店的屋顶。街上还有一个带顶的梯道,通往坡上的古堡和教堂。这梯道藏在大马路上层55号和57号房屋之间,很不显眼,容易被游人错过。 图恩古堡是一个碉堡建筑群,主体建筑成一座方形塔,四角各有一个角塔。主塔内有三层归历史博物馆(1888年建)使用,展品是古兵器、古挂毯,还有瑞士军服及武器的历代演变。 施皮茨风景区: 施皮茨镇位于伯尔尼东南三十多公里处、图恩湖南岸一水湾边上,海拔628米,属伯尔尼高原。这里碧水如镜,雪峰环抱,空气清新,是瑞士著名的休养和水上运动胜地。 施皮茨古堡始建于1200年;外部建筑风格为中世纪伯尔尼式,内部装饰则溶合了哥特、文艺复兴和巴罗克等艺术形式,质朴典雅,是瑞士不多的古迹之一。古堡曾是伯尔尼执政官的夏宫,故不同于欧洲其他古城池,并无护城御敌之设施,而主要是居住功能。古堡地下也以葡萄酒窖代替了关押俘虏的牢狱。庭院南端是一座建于公元762年的小教堂,兼具早期罗马伯尔尼乡村风格。该古堡自1929年以后属公共所有,由一专门基金会负责管理,并建成博物馆对外开放,馆内展品为城堡历届主人的遗物及古代家具。每年夏季这里还举行古典音乐会,吸引四方宾客。 施皮茨是游艇爱好者的一个基地,又是通往南面某些度假村庄必经之地。公路爬上阿尔卑斯北麓,但见溪壑幽邃,山村点点,木结构的村舍衬托着簇簇鲜花。有一条曲径从施皮茨通往伯尔尼州西南角的格什塔德。它是四个山谷交会之处,所以也是个理想的滑雪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青龙峡旅游信息网,本文标题:《日内瓦攻略之看不完的美景及尝不尽的美食》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