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台北】想和别人不一样?

【北有台北】想和别人不一样?

qlxsjsz 2025-04-12 旅游动态 66 次浏览 0个评论

从2015年到2018年,这是我第三趟独自飞往台北。

【北有台北】想和别人不一样?

三年前初夏的那次,恰巧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独自海外旅行。事实证明,没有预设的说走就走才能遇见超出期待的惊喜与感动。9天10夜的时间我从台北到垦丁,独自走过整条东海岸沿线,一边用脚步丈量“台湾最美的不是景是人”,一边渐渐堕入“独自旅行会上瘾”的魔咒不能自拔。

时隔8个月之后,心痒痒的我再次买了张机票,用15的时间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完成了环岛。不同于第一次纯观光客打卡式的旅行方式,这一次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各类体验式行程,以期自然融入到local(“在地人”)的生活,在某种更深度的层面上实现与本土文化的互动和共鸣。

如果说第一趟旅行像是一道开胃菜,低调不经意间打开了你隐蔽的味蕾细胞,那么第二趟旅行就像是一场华丽的主宴,几乎满足了你全部的感官体验。

这种华丽不是对味觉的突然袭击,而是回漫在舌根与喉口间的后调,像汽水的清爽,又像奶香的绵密,还像咖啡的醇厚,哪怕不再弥留也足够回味很久。

因为太过想念这种台湾独有的味道和气息,所以前不久计划了第三次旅行。但说真的,这趟计划真的是没有“计划”。短暂7天台北台南,文艺都市和怀旧古城各半时间。

除了在Airbnb上预订了两位超级nice的super host之外,没有再做任何准备。因为我只想奢侈地“浪费”7天慵懒、闲散又自在的时光,见见老友,轧轧马路,认识有趣的人聊聊天,或者一个人发发呆。

对于台北最深刻的记忆,往往都不在你潜心研究过的地图攻略里,而是停留在那些街头巷尾的乱步中。走在台北街头,随处都是听过的歌词和读过的地名,像老朋友的名字一样,念起来毫不费力。

你无需赶路,也不需要明确目的地,这里到处藏匿着咖啡店、书店和文创店。也会因为太过留恋沿途风景,而时常在公车靠窗的位置上不小心就坐过站。

那么,这场说走就走又如此放飞自我的旅程,究竟让我发掘了一份怎样的私藏小众清单呢?下面就来推荐几个本人私房收藏的 夜市、观景点、酒吧、书店、音乐空间,当然还有我的host ,都是77和朋友一起探索发掘的有趣的地方,以及有趣的人。

说到台湾,不能不提夜市。第一次去夜市时还只是为了大快朵颐;第二次我开始明白 “食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入口,小吃的佳美,透露出这座城的性格” 。

再后来我逐渐发现,夜市的存在不单只是一种美食现象,其实还是社区中自发形成的一类公共空间,里面浓缩了关于空间规划、经济行为、人际互动甚至族群差异等等现象,是观察本地人生活和本土文化最好的窗口。

从前我一直认为,想要了解一座城市,一定要了解当地人吃什么、在哪吃、怎么吃。现在回头看看,夜市的象征意义似乎刚好验证了我这个不成文的想法。

所以,如果你想通过走夜市观察本地人生活,就一定要去那种相对本土传统的夜市——这里我向你推荐 南机场夜市。

“南机场”位于中华路2段万大路口,并非真的是机场,而是日治时代留下的旧地名,是当年日军的练兵场和军用机场,相对于北边的松山机场称为“南机场”。

1949年之后,这里就变成了台北 眷村 密度最高的地方,如今早期的老旧眷村模样已经不见。经历多年物价上涨,南机场夜市众多的美味小吃依旧便宜亲民,维持传统好味道。

带我去的好朋友智豪笑称这里算是台北的 “贫民窟” 。但实际并非你想象中贫民窟的样子,只是如今是台北市最弱势的社区。

夜市的摊位地跨307巷、309巷、311巷、313巷和315巷五条巷子,而巷子的两边就是一排排密集又错落的老式楼房,甚至还有加盖又加盖的阳台和房中房延伸到你头顶,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违建”哈哈。楼上居民的家长里短和楼下摊位的叫卖吆喝,此起彼伏交相映衬,真是一幅生动的浮生画卷啊!

对于我和智豪而言,饕餮后最大的乐趣更在于,可以在夜市分布的这些交叉的小巷子内来一场 city adventure 。游走在独特的建筑空间内,与擦肩而过的老居民来一个眼神交汇,可能左转突然冒出一个 飞天旋转梯 ,右转赫然看见一盏昏黄的路灯,仿佛在经历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探险,乐趣不亚于在香港的鲗鱼涌呢!

如果想了解

转载请注明来自青龙峡旅游信息网,本文标题:《【北有台北】想和别人不一样?》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