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1889-1968),著名剧作家,本名寿昌,笔名陈瑜。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归国后,与郭沫若等人组织创造社,创办南国剧社等戏剧团体,创作《咖啡店之一夜》等优秀独幕话剧。1930年加入“左联”,组织左冀戏剧家联盟,任主席,1932年加人中国***。与聂耳合作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抗战时期在长沙、桂林等地组织抗战戏剧运动,主编《新长沙报》、《抗战戏剧》等刊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文革”中迫害致死。有《田汉文集》16卷存世。伏家芬《果园田汉故居》诗云:
八年血战奋民雷,天鼓蓬蓬仰俊才。
血肉长城闻怒吼,亡秦岂只楚人来。
田汉11岁赴长沙选升学校、修业学校学习,此时就迷上了湘剧和京剧。辛亥革命前夕,他与三位学友改名报考中学预科,四人之名联起来为“英雄怀汉”,始名田汉。民国元年(1912)考入长沙师范,在求学做人访方面,深受校长徐特立的影响。田汉天资聪颖却颇为调皮。一次,他与几个同学写了一些打油诗贴在自修室的玻璃窗上,取名曰“窗户报”。其中有“特立狂涛骇浪中,宝刀血溅首元龙”、“黄竹村中鸡犬喧”等句,嵌入了徐特立、首元龙、黄竹村等教师的名字。事后首、黄两位老先生很生气,要求校长严厉训斥学生。徐特立一方面对田汉等进行了尊师的教育,另一方面又鼓励他们将聪明才智、写作技能用到正道上来,并肯定了“窗户报”的形式。田汉等人接受了校长的教导。于是,长师校园里,思想进步、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窗户报”更多地涌现出来。田汉在长沙师范读书时就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得到了徐特立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徐特立经常带田汉去观看“文明戏”的演出,并鼓励田汉等人自己创作和排演话剧。田汉14岁动笔练习写剧本,根据《三娘教子》改编的京剧《新教子》发表在1921年的《长沙日报》上。
1937年间月后,田汉曾几次到长沙,参与组织长沙“抗战歌剧研究会”,发行《新长沙报》,并在长沙改写了《梁红玉》、《新雁门关》等剧本,都隐含抗敌救国的寓意,在长沙抗战前期的文艺学术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田汉花乐谷要门票。根据查询田汉花乐谷官网信息得知,田汉花乐谷门票(含免费钓虾)1张/1人(外卖价38元/人)。田汉花乐谷地处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文化园旁,位于省会长沙近郊,交通便利。田汉花乐谷由田汉故居、田汉艺术中心、田汉铜像广场、国歌广场、国花锦园、集结号、冲锋陷阵、江汉渔歌、四季园、百乐园、百蔬园、百果园等构成。整体占地面积480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