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横跨卢沟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Lugou-Bridge),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金大定二十九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卢沟桥始建;1961年卢沟桥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卢沟桥正式退役;1991年卢沟桥实现封闭管理。
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金世宗决定修建卢沟桥。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卢沟桥始建。金明昌三年三月十一日(1192年4月24日),卢沟桥建成。金章宗定名“广利”,因跨芦沟河(即永定河),改名为芦沟桥。元延祐四年(1317年)至正十四年(1354年),卢沟桥修过街塔。
建筑介绍
卢沟桥全长266.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有桥墩10座,共11个桥孔,全以白石建造。桥身、拱、桥墩以腰铁牢固,桥墩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尖端加装三角铁柱,称“斩凌剑”,以抗御洪水和春冰。东西两端拱券各11.5米,中间拱券13.42米。中心主桥孔跨度21.6米,余孔渐收,近岸孔跨度约16米。
古时,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明月倒映水中,更显明媚皎洁,所以“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1698年重修时,康熙帝下令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的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帝亲笔题写的“卢沟晓月”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卢沟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